地方性斑疹伤寒:主要通过老鼠身上的鼠蚤传播。另外,食入被病鼠尿、粪污染的食物也可受到感染。本病起病较急,体温可高达39—40摄氏度,发热期一般为9—14天。发病的第5天左右,部分患者在胸及腹部出现皮疹,24小时内遍布背、肩、四肢等处。初起为粉红色充血性斑疹,以后转为暗红色斑丘疹。
流行性出血热:临床上以短期发热,继之出现休克、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为特征。在我国流行的有两型:野鼠型和家鼠型。人们接触鼠类排泄物、分泌物后,经损伤的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。另外,鼠排泄物污染的尘埃,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。典型的临床表现是:头痛、腰痛、眼眶痛,称为“三痛”;面红、劲部红、上胸部红,称为“三红”;发热、出血、肾损害称为“三主症”。容易并发内脏出血、肺水肿及中枢神经系统**等。
钩端螺旋体病:多发生于水稻秋收或暴雨、洪水泛滥之后。症状表现为急性发热与全身酸痛,以小腿腓肠肌和腰背疼痛较突出,肢体软弱,甚至难以下床站立,重者可出现肺出血、黄疸、肾衰,甚至**。